

- 学院动态
关于开展工学院2020级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工作的通知
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是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顺利开展的前提条件,是培养研究生独立科研和实践能力的主要措施,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的基础。为规范研究生培养环节,加强过程管理,提高培养质量,工学院将开展2020级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开题工作,具体内容如下:
一、开题对象
js33333线路登录.App Store2020级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且已修读完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并取得相应学分。
二、组织实施
根据我院学位点建设的实际情况,拟开题研究生的开题工作将于2021年12月28日早10:00分成七组独立实施(专家分组由抽签决定,学生分组名单见附表),要求各研究生导师无特殊情况须全程参与各自研究生的开题答辩。
1、开题评定小组构成
组长:冯冬芹、高金凤、林先其、钱沄涛、宋执环、吴俊、项军华
副组长:崔琛焕、杜树新、楼俊钢、潘国祥、伍 涛、叶凌箭、周 成
成员:曹燕军、陈 飞、陈惠英、高 祥、龚 海、郭晓瑞、李 兵、李传祥、吴鹏、马志勇、赖周年、彭黄湖、阮 波、王红斌、夏卫锋、薛振锋、俞建杰、张斌斌、张 伟、张 瑶、周 哲
秘书:陈泽洲、王永立、季明东、杨 帆、杨婷婷、杨泽宇、杨 圩
2、开题评定地点安排
第一组:工学院25幢512
第二组:工学院25幢432
第三组:工学院25幢428
第四组:工学院25幢401
第五组:工学院25幢205
第六组:工学院25幢207
第七组:工学院25幢209
三、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论文题目应与电子信息专业和具体研究领域(控制工程)相对应,选题应与电子信息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目标和方案一致,突出应用性和实际工程背景。论文开题是硕士学位论文工作的基础,对论文后续工作有着重大影响。开题报告应涉及以下主要内容:
1、立论依据
选题的研究意义和实际价值,可以从理论和/或实际应用方面进行论述;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应结合产业、行业的发展趋势进行技术或文献进行分析,并附主要参考文献及出处。
2、研究方案
研究内容和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拟采取的研究途径和方法、预期思路或技术路线。
3、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进展
学位论文应尽量结合导师科研课题/项目研发进行开展,研究生应对按季度(3个自然月)拟定年度研究计划。同时,学院将在开题之后12个月内依据此研究计划表进行中期考核。
四、开题报告评分标准
开题报告答辩专家评审结论分为A、B、C和D四个等级,100-90分为A等,89-75分为B等,74-60分为C等,少于60分为D等。结论为A等者酌情修改,结论为B等者需修改并经导师同意后提交,结论为C等者需认真修改并经评审小组组长(或副组长)同意后提交,结论为D等者需进行二次答辩且修改时间不少于1个月。专家修改意见和研究生修改结果均需在开题报告修改记录单中逐一体现。
开题主要考察选题(15%)、研究内容(25%)、研究方案(25%)、应用创新性与工程紧密性(20%)、研究计划(5%)和报告撰写与现场答辩情况(10%)等方面。
1、同时具备下列条件者,开题报告应为通过:
1)选题恰当,有一定的理论或较高的应用价值,有一定的技术应用创新性,与工程应用的结合紧密度较高;
2)研究目标较为明确,研究内容较为充实,对可能存在的关键问题具有较准确的预见性;
3)研究方案论证充分,技术路线科学可行;
4)具有独立搜集和综合分析资料的基本能力,能掌握与本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动态,基本掌握技术关键,开题条件基本具备;
5)研究工作计划安排合理。
2、有下列问题之一者,开题报告为不通过:
1)选题不当,与电子信息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不一致或达不到该专业研究生培养规格的要求;
2)研究目标不明确,内容空洞单薄,关键技术问题含糊不清;
3)研究方法简单,研究措施不力,阅读的参考文献数量不足,质量低下;
4)研究生本人的专业基础差,技术素养低,明显无法完成学位论文工作;
5)研究计划安排不合理;
6)逻辑混乱,思路不清,陈述杂乱。
五、开题流程
1、 9点30在25-512召开评审专家会议,由学院介绍各组组长。评审专家进行抽签,组建评审组。
2、 答辩学生以PPT形式汇报开题内容,时间不少于15分钟;
3、 评审组专家就论文选题、研究思路以及论文工作计划等进行点评和提问,学生进行答辩;
4、 评审组集体评议,现场打分并公布开题论证结论。
工学院
2021年12月25日
附件:工学院2020级电子信息专业硕士研究生开题答辩分组信息.pdf